不要错过聋儿早期康复的关键期
时间:2018-02-03 13:55 |
咨询顾问
我儿子今年2岁半,长得虎头虎脑挺可爱,在他1岁两个月我渐渐发现他有些异常:同龄的孩子都已经咿呀学语了,可我儿子还只是会用“啊-啊-啊”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经常对爸爸妈妈的呼唤不理不睬的。直到近期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才发现:原来孩子是因为听力出现了问题,所以才继而导致了语言发育迟缓。当听到这个诊断我感觉是晴天霹雳。请问我该怎么办?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康复科罗鑫刚医师:
聋儿在最初的两三年内如果被剥夺了接受语言刺激的机会,在今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难以获得语言功能的良好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以后的社会交往、精神发育和学习困难等问题。但又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在咿呀学语时还不能表达他们的听力问题,因此,使得儿童听力缺失显得非常隐蔽。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及早发现家中听力异常的宝宝呢?
家长在平常的生活中应多观察孩子行为,当出现下列情况,则需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明确诊断:
1-3个月: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响毫无反应,如婴儿在睡眠中,可以制造突然的声音,若有反应,多表现为惊跳或者觉醒等;
3-6个月:不会寻找望向声源;
6-9个月:不会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
9-12个月:不能执行简单指令,比如把小球拿给我;
12-15个月:不能说出第一个单字,如:爸、妈、灯、车等;
15-18个月:对在邻房的呼唤无动于衷;
18-24个月:不能运用两个字的短句;
儿童时期:交流时,常常需要别人重复,有时能听见别人讲话,有时听不见;上课常常不专心,学习新事物比其他小孩慢;常专注地望着讲话者的脸,以试图获得更多信息,帮助理解说话内容等。
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旦确定是存在听力问题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的干预治疗。一般来说,对于轻、中度的耳聋患儿,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后听力多数可以恢复正常;对于重度、极重度的耳聋患儿必要时需要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来改善听力。在经过相应治疗后,也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治疗后患儿虽然可以听到声音了,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声音以及这种声音的意义,更不知道如何分辨声音,所以,听力恢复后的语言训练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听力恢复后的语言训练主要包括有:发音训练、开发视觉和触觉、交往训练、粗大运动训练、认知能力训练、个人行为以及社会行为等等。
总之,0-3岁是聋儿进行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最为关键的阶段,给予聋儿早期语言康复的临床干预能够使患儿听力、语言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